7月16日,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,宣布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,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。
通知里還有這些防控要求:
登記觀眾信息,檢查體溫,未戴口罩和體溫37.3度以上者不得進入。
全部采取網絡實名預約、無接觸方式售票;實行交叉隔座售票,保證陌生觀眾間距1米以上;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%。
安排專人做好現場管理,監督進入影院區域的工作人員和觀眾必須全程佩戴口罩,對號入座。
電影放映場所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,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飲食。
電影放映場所減少放映場次,日排片減至正常時期的一半,控制觀影時間,每場不超過兩個小時,延長場間休息時間,對影廳充分清潔與消毒;不同影廳錯時排場,避免進出場觀眾聚集。
2019年,全國票房總收入642.66億;觀影人次達17.28億;反觀2020年,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,讓整個行業的開端變得異常艱難。但特殊時期,帶來了磨練也帶來了機遇。過去幾個月,國家電影局出臺多項措施,號召做好用戶居家觀影網絡供給,協調財政部、發改委、稅務總局等部門,研究推出免征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以及其他財稅優惠政策。
2020年,影院想要“滿血復活”,除了用好用足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外,或許也應該思考在復工之后如何迅速自救,做好營銷策劃活動。
①電商輸血,拓展線上業務場景
電影企業可以與相關平臺進行密切合作,搭上促銷的“順風車”,積極探索新的業務領域。比如消費券買票、積分+優惠金額購票等形式,增加買票渠道,吸引更多觀眾。
②異業合作,多行業共同引流
影院還可以加強與線下商鋪的異業合作。比如可以把餐飲店、飲料店等作為人流引入點。此時,影院可以提前與方圓3000米以內的商戶進行洽談,以優惠券置換、憑用餐小票打折等方式,在雙方平臺上預熱宣傳,刺激用戶的消費欲望。
③創新營銷,多種推廣方式相結合
套票推廣:幾部電影聯合推廣,或者一部電影同時出售幾張票。比如情侶套票,全家套票。這種合作模式,在很多電影院中廣泛被運用。
套餐推廣:在出售電影票的同時,與賣品相結合,刺激兩方收入的共同增長,特別適用于很多票房很高,但是賣品水平一般的影院,通過聯和促銷,在提升賣品的同時,對票房提升也會有促進作用。
贈品推廣:商家還可以推廣影城卡,比如辦卡即可獲得價值299元或199元的禮品一份,來迅速實現資金回籠,緩解疫情期間帶來的損失。
④自建票務平臺,打造私域流量池
如今,一方面90后和00后早已成為電影院觀影消費的主力軍。而線上購票也是絕對大多數年輕人的首選。
另一方面,第三方在線票務平臺已經走向成熟,并通過整合資源,補貼等不斷蠶食線下影城的售票空間。這一現象,在團體票的購買上尤其明顯。許多企業單位已經開始在第三方票務平臺上,為員工購買通兌票,而減少了與線下單個影城的合作。
因此找準影城品牌差異性,自建票務平臺迫在眉睫。其次,票務平臺自帶天然流量,同時也為大數據營銷和后續服務提供經營決策。自建票務平臺,能更好的了解用戶的觀影需求,通過后臺大數據分析,能及時調整影院排片和賣品搭配組合,提升影城收益。
其實,在電影院閉門不開的這幾個月里,大家還是比較期待影院早點開門,把春節檔的影片趕緊放映出來的。所以,影院要積極復工籌備,做好防疫安全措施,在安全的環境中把失去的時間和進度一點點彌補,在下半年的經營中創新營銷,厚積薄發。